hope,这款充满文艺气息和理想主义的APP,我在2021年的暑假首次接触。那时,我正在备战考研。super tomorrow模块可以设置每日任务清单,每完成一项任务,轻轻点击后便会听到灵动的音效,这无疑增添了生活的仪式感。时间胶囊功能尤其让我中意,那段时间我埋下了许多时间胶囊,有的是写给考研结束的自己,有的写给大四毕业时的自己,还有的写给5年、十年后的自己。也是机缘巧合,前段时间参与到了hope的多人(2441)时间胶囊活动中

我在时间胶囊里写道:
35岁的自己,你好! 我是25岁的你,有些意外吧,我来自遥远的10年前,给你带来时间的力量。 这是曾经写给自己的一段话: 他们说,没意思,好无聊,这有什么用? 而我想说,有意义,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文字,已经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和自己交流,把事情以及感受讲给自己,同时也给了未来的自己一个机会,翻阅过去的自己,从中找寻力量,或者仅仅是找一找自己。 年岁增长,容颜褪色,而你,依然是我心中的那个青春的模样,有热爱,有活力,笃定又从容。我不做对你具体生活的要求和期望我只愿你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活的热烈而有地气儿。 在使用hope的三年里,我上传了484篇日记。这些日记的主题一直在变化:从研究生入学考试、寒假、毕业设计、疫情隔离、毕业、二战、感染新冠病毒、生日、聚餐、旅行、复试、上岸,到记录我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感受和看法。这些日记是我成长历程的见证者。

偶尔翻阅这些文字和照片,是情绪、是感悟,它们就像记忆中的明星,光彩夺目。我的日记中常提到“找到地气儿”,这是因为初来乍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些难以适应,我希望我能接地气儿,尽早适应新环境;我还多次提到“要笃定、从容”,这是希望自己能改掉毛手毛脚的旧习惯,成熟一些,坦然应对生活,游刃有余;“一个人”也频频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与人交心变得困难,因此习惯了独处,发现这样也过得挺好。 hope还有一个同行者模块,在这里可以匹配志同道合的伙伴完成一段时间的同行陪伴,追求一个共同的主题目标。因此,我也结识了一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了解到了很多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想法,也更愿意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我认为,hope对我来说是一个记录成长的工具,也是连接我和有同样爱好的人的纽带。人生路漫漫,有了hope的陪伴,我也多了一些从容和笃定。带着来自过去的一份份能量,我将继续上路,去寻找远方的自己。 我也希望hope能够越来越好!